共产党员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借两会东风乘势而上,以初心之笔、奋斗之笔、律己之笔,奋力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执稳“念兹在兹、矢志不渝”初心之笔,“俯首甘为孺子牛”,答好“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的为民答卷。“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翻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一串串数字丈量着为民情怀的深度,也标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坐标。变化的数字见证了不变的初心,跃升的成绩彰显着一以贯之的执政逻辑。广大党员干部须深刻领悟两会精神,始终牢记“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以人民之心为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人民心坎上。要紧紧抓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关注“一老一少”“新就业群体”等人群需求,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积极姿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持续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既着力解决教育、就业等“头等大事”,又用心办好食品安全、人居环境等“关键小事”,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以“服务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执稳“驰而不息、笃行致远”奋斗之笔,“不破楼兰终不还”,答好“求真务实、善作善成”的实干答卷。说一千道一万,实干才是硬道理。回首过去一年,从“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到“就业、物价总体平稳”,从“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到“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桩桩实事、件件好事,等不来、靠不来,惟有党团结带领人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新的蓝图已然擘画、前进之路就在眼前。广大党员干部须树牢“人民至上”的政绩观、葆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焕发“爱拼会赢”精气神,坚持“干”字当头,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科学巧干、干出实绩。永远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立足各地区实际,加紧制定精准可行政策,千方百计谋民利、排除万难解民忧。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已制定的民生政策,一刻不停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直至把利民惠民之事“敲牢敲实”,让人民的“心声”化为可触可及的“民生”,让百姓的“梦想”照进可观可感的“现实”。
执稳“知畏知止、慎独慎微”律己之笔,“清风两袖朝天去”,答好“遵规守纪、克己奉公”的廉洁答卷。“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意志不坚、思想薄弱,面对精心设计的“糖衣炮弹”、“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缺乏足够的定力,一着不慎就容易走入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邪路。广大党员干部手中握有权力,更须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用权,用过硬的作风和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拥护和信赖。要上好“吾日三省吾身”必修课,以纪为“镜”对照检视、勤掸思想尘埃,以案为“戒”汲取教训、清除私心杂念,在自警自省、知纪守纪中把准方向、校准偏差,始终不逾规、不越轨、不放纵。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传家宝,聚焦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进行“政治体检”,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对风腐行为坚决说不、慎终如始筑牢防线。严守“监督没有禁区”的高压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放大镜”下行使权力,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大胆干事、担当作为,真正让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力以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