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
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本科14班
徐子涵
指导教师:夏浪波
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战友多赢一秒;身已中弹与敌人周旋,顾不上血早已流淌。这一战,七连矗立在战争场上;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英勇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斗,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将中国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书写下新的篇章。《长津湖》以全景视野和家国叙事,塑造真实可感、血肉饱满的全新英雄群像。我们应该向当年的那场伟大的战争致敬,回望我们的民族精神,触碰历史真实,彰显了浓厚家国情怀与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示了我国文化自信。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巧用共情传播,提升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广度。
微观与宏观叙事:惊鸿一代风华
影片微聚焦伍万里的个体成长历程,故事的开头,伍万里是一个不羁的孩子。他可以戏弄船夫,也可以面对兄长撒腿就跑,兄长归来时,他对兄长充满好奇与崇敬。兄长离开时,伍万里在船上望着兄长,镜头由近及远,伍万里所在的船摇曳在水上,昏黄的光线忽明忽暗地照耀在脸上,暗示着伍万里对当兵的好奇与渴望。他顽固地偷溜进军营,在车厢上被余长戎戏弄,争执中他拉开了车厢门,外面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夕阳西下,霞光为河山铺上了金纱,面对如此美景,伍万里恍然大悟明白志愿军的义无反顾,他决定留下来。影片中让这场内部冲突突然结束的是战争的号角!抗御外敌之前,战士们的内部矛盾在国家安全和国家荣誉面前不值一提。战场上,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在面对敌人近身攻击时,他又不知所措,这种反差将少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近身肉搏与激烈交战后,蜕变成长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战士,人物形象非常饱满。战场上亲情、战友情、爱国情,三种情感和谐统一地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场震天撼地的保卫战。
声画同步:音传两片繁花
一段深沉隽永的声音烘托出了战士们坚定勇敢、保家卫国的意志。黑泽明曾经说过:“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能让观众们感同身受,也能在这宏伟的氛围里看到英烈们的光辉事迹。”在队伍嬉戏、打闹时,音乐是轻快明朗的。而在战场上,音乐是急促的,紧张的气氛渲染出来,使我的心纠起来。感恩节时,七连的队伍在大雪纷飞的严冬埋伏。他们身着单衣、外衣结晶,吃着磕得牙的冻土豆;而美军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身着厚厚的大衣,吃着热乎的火鸡,过着圣诞节。这种巨大的视觉反差,冲击着我的心灵,我感到既心酸又苦涩。军队在土地上气势汕汹地前进,他们举着红旗,红旗在风中飞扬,隐喻着胜利的曙光势不可挡。抗美援朝的胜利,靠的不是“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亡,都是由人民是否团结一心所决定的,而我国的人民和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走向了真正的辉煌。
色调突出:色染三金白纱
该电影的艺术手法,首先由小渔村那美丽的夕阳和暖黄色的温暖背景所开始,火车车厢打开时,一眼望去尽是万里长城那宏伟的标志性建筑,随后小女孩将自己的红色围巾抛向万里长城,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直到电影以泛白的黄色开始,那是在火车中面对敌军轰炸机下,人民志愿军衣服的颜色,而此刻电影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颜色,冰冷的白雪,同志牺牲的蓝色,这种颜色的变化,电影故事的节奏,使得人们的情绪更加苦涩与无奈愤恨,让人更加与先辈们感同身受。
影片中运用大量战士牺牲的悲壮镜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向观众充分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和悲壮,而雷公的死又将该片的悲壮气氛推向另一个高潮。雷公死后引出的《沂蒙山小调》是影片悲剧艺术高潮的叠加,用听觉艺术给受众在心灵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视听的悲剧氛围能有效唤醒大众的精神共鸣。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战争的残酷性,也有助于激发受众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宣言一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并不惧怕战争。
爱国情与亲情交融:情洒万户人家
一位位英勇无畏的战士的奋不顾身昭示着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人物的参与都与影片环环相扣,扣人心弦。正如影片中的七连连长伍千里。影片开头我们看到志愿军战士带着哥哥的骨灰千里回乡,此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早已白发苍苍的老父母,这种场景是何等的无奈与悲痛!而偏偏他正筹划给父母盖房子养老时,两骑快马连夜找他归队,还没休息片刻便毅然决然转身前往战场,第一个主动请缨前往前线,体现出千里深深的爱国情怀与英勇无畏的选择令人赞叹。在一段温馨的互相诉讼结束后,哥哥决定毅然参战,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没有出言劝阻或者抱以善意的阻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名军人,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即使是最小的伍万里也想和他的兄弟去参军,哥哥坚决否定了弟弟的想法。古人言:“古来征战几人回”,家里的血脉还需要你的延续,而且父母也老了需要你的照顾。当说完这些话后哥哥转头就走,可是不知弟弟在其后尾随哥哥前往部队。当众人问到弟弟参军时,弟弟就只说到:“我们家刚刚才分到了田地,有自己的地可以种,刚开始吃得饱穿得暖,就有人来抢我的地,我不干!我不妥协!”这就是弟弟的参军的原因。其实何止是伍佰里,还有无数的志愿军战士毫不犹豫地加入这场血战,原因很简单,国破家亡,国泰民安,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总之,军人的荣耀永垂不朽,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可圈可点,保家卫国的意识值得我们赞颂。那个时代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们在《长津湖》里再度浮现在人民眼前。他们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要学习、发扬、传承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为保卫祖国、发展祖国而战!《长津湖》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帮助人们更好了解抗美援朝,以及这场战争的重大历史意义与抗美援朝精神,并作为一个引领性的社会话题,让民众得以感悟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料得年年肠断处,不敢忆、长津湖。党和国家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强大。伟大的革命烈士,这盛世如您们如愿!
-END-
感谢您花10分钟时间看完本文,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转发+点赞+关注”三连走起!同时,也期待您用大作惊艳我们:
投稿邮箱:2534368112@qq.com,邮件请以“文艺评论+学校+姓名+手机号+文章标题”的格式命名,否则可能会被当作垃圾邮件拒收哟~若稿件入选,我们将在来稿15天内通知大家。